1. 编制目的
2016年我省电力供需总体平稳。但受极端天气、机组非计划停运、天然气供应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期间仍可能出现电力缺口。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供用电矛盾和突发情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完善有序用电机制,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根据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的统一部署,编制《2016年泰州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
2.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方案批准之日起,至次年方案批准前,处置因极端恶劣天气、机组出力不足、区外来电受阻或电网设备故障等多种情况下,泰州市范围内出现的电力供需失衡情况。
3. 工作原则
2016年有序用电方案编制以“电网安全、社会稳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为目标,积极服务我省“稳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大局,针对2016年本地区电网结构、运行方式、电力供需状况和电力负荷特性,开展泰州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一是政府主导的原则。坚持以各级人民政府为主导,电网企业为重要实施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
二是统筹兼顾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区经济结构、电网负荷特性、用电规律等客观条件,合理安排有序用电措施,兼顾全社会整体利益,避免对社会生产及生活造成过多影响。
三是安全稳定的原则。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用户人身安全,维持正常供用电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四是有保有限的原则。将有序用电管理与保障民生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促进泰州产业结构调整,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编制方案原则上优先保障以下用电需求:
1.应急指挥和处置部门,主要党政军机关,广播、电视、电信、交通、监狱等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用户;
2.危险化学品生产、矿井等停电将导致重大人身伤害或设备严重损坏企业的保安负荷;
3.重大社会活动场所、医院、金融机构、学校等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用户;
4.供水、供热、供能等基础设施用户;
5.居民生活,排灌、化肥生产等农业生产用电;
6.国家重点工程、军工企业。
原则上重点限制以下用电:
1.违规建成或在建项目;
2.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淘汰类、限制类企业;
3.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国家或地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
4.景观照明、亮化工程;
5.其他高耗能、高排放企业。
五是科学合理的原则。通过分析用户历史用电数据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对纳入方案的用户逐户开展用电情况分析和调查,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特点、用电负荷特性、负荷终端装用情况及跳闸轮次安排情况、错避峰设备容量、响应速度及恢复用电时限等信息,根据用户用电特性、响应速度、响应容量编排多种方案以利于限电及恢复措施的整体安排,保证方案与其错峰能力相一致。指导、帮助客户编制企业内部应急预案,加强预案演练,保证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将缺电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六是错峰方式灵活有效的原则。根据缺口大小,将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划分为Ⅳ级~I级共四个预警等级,综合运用紧急错峰、避峰生产、检修、轮休等多种有序用电手段,灵活安排用户轮流错峰,避免出现长时间对部分企业持续限电的情况,有效增强方案的公平性。其中四个预警等级划分如下:
(1)IV级:电力缺口一般,全市缺口10万千瓦及以下(全省缺口200万千瓦及以下);
(2)III级:电力缺口较重,全市缺口10-15万千瓦(全省缺口200-300万千瓦);
(3)II级:电力缺口严重,全市缺口15-24万千瓦(全省缺口300-500万千瓦);
(4)I级:电力缺口特别严重,全市缺口24万千瓦以上(全省缺口500万千瓦以上)。
七是实行属地负责、分片分区管理的原则。坚持统一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省下达的应急方案指标在各县(市、区)中按比例分解,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用电性质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全市制定综合应急方案。方案的实施由全市统一发布预警等级和错峰指令,各地根据指令启动方案,迅速落实应急指标,确保方案实施有效。
八是节控并举,全民参与的原则。负荷控制与节约用电并举,优先采用节电措施降低负荷需求。所有电力用户均有义务参加有序用电和节约用电工作,居民用户有节约用电义务。
4. 供用电形势分析
4.1 2015年全市用电情况
(1)全市用电量情况
受宏观经济放缓、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雾霾治理等因素综合影响,泰州地区年度用电量首次出现负增长。泰州市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227.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08%,比全省水平(2.04%)低4.12个百分点,增速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6.46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工业用电量172.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4%,比全省水平(0.78%)低5.32个百分点。从全省看,2015年我市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增速均处于全省末位。
2015年1-12月份全省用电量情况
分产业看:泰州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第一产业用电量3.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3%,第二产业用电量175.7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62%,第三产业用电量2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2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69%。第一产业用电量比重(1.42%)同比增加0.1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77.27%)同比减少2.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比重(8.97%)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生活用电比重(12.35%)同比增加1.12个百分点。
工业用电量172.5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54%。从行业影响看,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用电量16.9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91%,拉动工业用电量0.27个百分点(最高);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累计用电量34.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5.04%,影响工业用电量3.4个百分点(最高),是影响工业用电量的主要因素。
2015年产业用电结构
分地区看:2015年,市区及靖江全社会用电量为正增长,增速分别达到5.89%、1.71%,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1.25、0.26个百分点。泰兴、兴化和姜堰全社会用电量为负增长,分别下降4.29%、7.5%、4.38%。
2015年分地区用电情况表
(2)用电负荷分析
2015年,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为367.8万千瓦(发生在8月5日0:55), 同比下降5.49%。统调最高用电负荷347.71万千瓦(发生在8月5日0:55),同比下降7.27%。2015年地区用电负荷呈现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用电负荷出现负增长。主要原因有:一是受经济形势及环境整治影响,工业负荷增速放缓,部分用户停产或降低负荷、部分原预计应投产用户推迟投产时间。夏季全市3000kVA及以上变压器暂停容量123.25万千伏安,实际报停影响负荷约14万千瓦;同时业扩报装送电量处于下降趋势,原定2014年底和2015年上半年投产的许多大用户送电时间均往后推迟,影响负荷增长约21万。二是受降水偏多的影响,夏季高温期间空调负荷未能充分释放。
二是各地区负荷特性存在差异性。全市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化,使得各地区负荷特性呈现明显的区别。兴化地区工业发展迅速,高耗能企业占比相对较高,呈现明显的“倒峰谷”特点,高峰负荷一般出现在凌晨。靖江和市区三产和居民用电比重较大,表现出明显的城市化特征,高峰负荷出现在早峰或晚峰时段。2015年夏季泰南分区(含泰兴、靖江和市区南部)最高负荷出现在8月5日10:20,而北部凤城片区最高负荷出现在8月5日0:50。
三是各地区负荷增长呈现不平衡。市区与靖江最高负荷突破同期最高值,增长率分别为2.96%和1.09%。其它市(区、县)最高负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其中同比降幅最大的为泰兴,增长率为-10.83%,其次为兴化,增长率为-8.9%。
就分月走势来看,泰州电网统调最高用电负荷除1月微幅增长外,其余11各月均为负增长(见下图)。从2007年以来看,我市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增速也呈持续放缓现象。
(3)空调负荷分析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即使地区负荷呈负增长态势,但空调负荷仍逐年上涨。2015年泰州夏季持续高温时间虽然仅4、5天,但泰州地区的晚峰空调负荷(8月4日)即达到130万千瓦。通过对多个高温日与常温日负荷的变化分析,总体而言,泰州地区早晚闷热的情况下(泰州地区多年来呈现峰谷倒挂现象),在31~35℃的高敏感区,温度每增长1℃,我市晚峰空调负荷将增加20万千瓦左右;35℃以上的过敏感区,温度每增长1℃,我市晚峰空调负荷将再增加8万千瓦左右;在最高气温超35度,晚间气温炎热的情况下,晚峰空调负荷均在125万千瓦以上。
4.2 2016年全市电力需求分析
(1)泰州市2016年业发展情况预测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三大产业将有较快增长。据资料分析,未来5年,我国生物与健康产业、节能环保与新能源产业年均增速都在20%左右,到2020年规模将分别达到14万亿元和10万亿元。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确定了“十三五”期间进一步聚焦聚力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高技术船舶及海工装备、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力争“十三五”期末三大产业形成5000亿元规模。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三大产业将会保持较快的发展水平。
化工行业将保持缓中趋稳态势。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体需求疲软,产能过剩状态改善不大,部分行业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已探至低点,预计化工产品价格下跌空间缩小,部分子行业原料成本降低可缓解经营压力,环保化工品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冶金、建材、纺织仍将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中。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去库存化、去杠杆化、淘汰和消化过剩产能仍将是经济结构调整的主基调。我市冶金、建材、纺织以及与房地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相关联的产业仍将处于较大的压力之中。冶金、纺织等产能富余行业,将促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产能化解。对落后的产能如小造船、小化工、小钢铁等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和行业,淘汰力度将会继续加大。
4.3 2016年全省电力平衡情况
4.3.1 全省电力平衡情况
1.机组投产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机组投产计划及核准进度,2016年夏季高峰前,新投产机组容量合计390万千瓦(其中,火电机组230万千瓦,抽蓄机组50万千瓦,风力发电60万千瓦,光伏50万千瓦),预计全省调度装机容量将达到9630万千瓦的规模(不含阳城机组,2015年底规模为9240瓦千瓦)。
2.全省调度负荷预测
根据近年来空调负荷的释放情况,在常规气象条件下,全省空调负荷释放水平约为2300-2500万千瓦,在极端高温天气条件下,空调负荷将进一步释放达2600万千瓦。再综合考虑全省经济及2015年电力电量增长形势、新增的大工业用户用电需求情况、存量大工业用户用电减产报停情况。常规气象条件下,预测2016年全省最高调度用电负荷在8900~9100万千瓦之间,同比增长420~620万千瓦,增长率为4.95~7.31%;极端气象条件下,预测2016年全省最高调度用电负荷可达9200万千瓦,同比增长720万千瓦,增长率为8.49%。
3.全省发用电平衡情况
2016年7、8月份全省最大可用电力资源约9320万千瓦(已考虑预留240万千瓦系统备用),与预计最高调度用电负荷9200万千瓦相比,仍有120万千瓦左右的裕度。从全网发用电平衡情况看,2016年发电资源较为充足、区外受电与2015年基本持平,天然气供应基本平稳,全年电力发用电平衡无电力缺口存在。
4.3.2 本地区电力平衡情况
2016年泰州电网南、北分区运行,泰兴变、胜利变形成泰南分区;胜利(南通侧)扩第2台主变工程投运后,凤城变、高邮变与扬州北部环网形成泰扬北分区。
(1)泰南分区
该分区最大可调出力约125万千瓦(靖江电厂两台机满发),泰兴、胜利#4主变最大受电能力190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约为325万千瓦。预计最大负荷约220万千瓦,供电裕度较大。
序号 | 泰南分区 | 数值(万千瓦) | 备注 |
1 | 最大可调出力预计 | 125 | |
其中:泰兴热电 | 5 | 自备电厂 | |
靖江电厂 | 120 | ||
2 | 实际最大受电能力预计 | 200 | |
其中:泰兴 | 190 | ||
胜利#4 | 80 | ||
3 | 最大供电能力预计 | 325 | |
4 | 最高负荷 | 220 | |
5 | 供电缺口 | -105 |
(2)泰扬北分区
该分区最大可调出力约0万千瓦,凤城、高邮主变最大受电能力380万千瓦,最大供电能力约为380万千瓦。预计最大负荷约283万千瓦,供电裕度97万千瓦。
序号 | 泰通分区 | 数值(万千瓦) | 备注 |
1 | 最大可调出力预计 | 0 | |
2 | 实际最大受电能力预计 | 380 | |
其中:凤城 | 240 | ||
高邮 | 160 | ||
3 | 最大供电能力预计 | 380 | |
4 | 最高负荷 | 283 | |
5 | 供电缺口 | -97 |
(3)扬泰北分区-泰州北部电网
预计总体负荷在234万千瓦左右,凤城、高邮(泰州侧)主变受电能力为270万千瓦,供电裕度为36万千瓦。
序号 | 泰通分区 | 数值(万千瓦) | 备注 |
1 | 区外受电能力预计 | 0 | |
2 | 实际最大受电能力预计 | 270 | |
其中:凤城 | 240 | ||
高邮(泰州侧) | 80 | ||
3 | 最大供电能力预计 | 270 | |
4 | 最高负荷 | 234 | |
5 | 供电缺口 | -36 |
5. 方案调控目标
根据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2016年全省安排容量1000万千瓦,其中有序用电方案容量500万千瓦,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容量500万千瓦;安排泰州市有序用电容量24万千瓦,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容量34万千瓦,总容量56万千瓦。经综合考虑各市(县)用电负荷及特性、工业用电量、大工业售电量等因素,按照分市(县)、分级预警的原则,分解下达各辖市调控目标:
各辖市应急指标分配
序号 | 市(县) | 安排容量(万千瓦) | ||
总容量 | 有序用电方案容量 | 电力供应应急容量 | ||
1 | 全市 | 56 | 24 | 32 |
2 | 市区 | 12.0 | 5.1 | 6.9 |
3 | 靖江 | 9.0 | 4.0 | 5.0 |
4 | 泰兴 | 14.0 | 6.0 | 8.0 |
5 | 姜堰 | 6.9 | 2.9 | 4.0 |
6 | 兴化 | 14.1 | 6.0 | 8.1 |
各辖市分级调控指标:
序号 | 市(县) | 安排容量(万千瓦) | |||
Ⅳ级 | Ⅲ级 | Ⅱ级 | Ⅰ级 | ||
1 | 全市 | 0-8 | 8-16 | 16-24 | 24-54 |
2 | 市区 | 0-1.7 | 1.7-3.4 | 3.4-5.1 | 5.1-12.0 |
3 | 靖江 | 0-1.3 | 1.3-2.7 | 2.7-4.0 | 4.0-9.0 |
4 | 泰兴 | 0-2.0 | 2.0-4.0 | 4.0-6.0 | 6.0-14.0 |
5 | 姜堰 | 0-1.0 | 1.0-1.9 | 1.9-2.9 | 2.9-6.9 |
6 | 兴化 | 0-2.0 | 2.0-4.0 | 4.0-6.0 | 6.0-14.1 |
6. 方案简介
6.1 总体要求
1、本方案明细中涉及的用户为序用电方案的实施主体。综合2016年应急容量指标、泰州地区产业特点、用户生产情况及减少影响范围等因素,用户以变压器容量在315kVA及以上且具备一定可限能力的工业用户及500kVA及以上非工用户为主。未列入有序用电方案及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的工业用户为2016年有序用电方案的补充方案。
2、谷期生产的高载能用户在夏季高温期间(初定7月20日至8月10日),要将生产时间后移1小时(即22点开始启动生产)以解决晚峰调控问题。
3、供电公司应利用新型技术手段,优先对工业企业非生产性负荷(空调等)、可中断负荷进行控制,工业企业应积极配合供电公司做好有关工作。
4、机关事业、商场宾馆饭店等相关单位需配合供电部门安装空调分布式监测终端,为合理调控空调用电负荷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商场宾馆饭店等非工用户应主动采取节电措施,合理减少空调负荷。
5、公变低压小动力用户和居民用户应理解有序用电“保民生”的意义与难度,自觉节约用电,夏季高温期间应合理开启空调,温度设定尽量不低于26度。
6、为保障有序用电技术限电有效执行,各有序用电方案用户应配合供电公司开展电力用户负荷管理设备和开关回路运行情况的检查及试跳工作,对于开关回路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维修和改造,确保开关开断可靠并具备负控远程控制能力。
7、《2016年泰州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将根据用户生产变化情况进行滚动修订,2016年新增、扩建工业用户都将列入方案。
6.2 方案概述
本方案分为2016年泰州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当大机组跳闸、设备检修或故障、区外来电减少等原因引起的电网电力供应不足,或可预见的季节性电力需求增长引起电力供应短缺,造成地区电力供应不足,通过对有序用电方案用户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实施错峰、避峰、限电、调休、节能调控等方式,达到限制负荷的目的。
其中有序用电方案受控对象主要为响应速度较快的高耗能企业、大工业用户,涉及用户431户,早峰、腰荷、晚峰最大可限能力为33、33、30万千瓦。其中24户大型工业用户编入了10个大型高载能组,由市公司统一执行,适用于时间短、全市缺口8万以内的紧急错避峰情况。钢铁冶炼、水泥、金属制品、船舶等能耗较高的407户大工业企业,按行业、可限负荷分为16个组,根据缺口大小和持续时间轮流启动组别。
电力供应应急预案受控对象主要为响应速度相对慢一点的化工、纺织、机械、电子等大工业用户以及宾馆商场等非工业用户,涉及用户813户,早峰、腰荷、晚峰最大可限能力为33、33、30万千瓦,按行业、可限负荷分为35个组,根据缺口大小和持续时间轮流启动组别。
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总共涉及用户1244户,早峰、腰荷、晚峰最大可限能力为71、72、62万千瓦,可以满足全市56万千瓦的电力应急容量指标。
泰州全市未列入有序用电方案及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的工业用户(约10200户,早峰、腰荷、晚峰最大可限能力为19、19、6万千瓦)均为2016年有序用电补充方案,在电力极为紧张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在地方政府的指导下按乡镇适时启动调休。
方案分区汇总表
(单位:户、千瓦)
地区 | 户数 | 早峰可控 | 腰峰可控 | 晚峰可控 |
市区 | 327 | 185251 | 174743 | 133735 |
靖江 | 145 | 130523 | 121592 | 72604 |
泰兴 | 195 | 141491 | 162784 | 131298 |
姜堰 | 319 | 106168 | 109291 | 94216 |
兴化 | 258 | 150505 | 158168 | 191110 |
合计 | 1244 | 713938.3 | 726578.5 | 622963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