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案编制目的
2018年,预计全省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但受极端天气、机组非计划停运、天然气供应不足等不确定因素影响,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期间仍可能出现电力缺口。为切实做好2018年电力供应工作,积极应对全网及区域性电网出现不同程度电力缺口状况,满足全社会用电需求,维护正常的供用电秩序,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和省经信委《关于做好2018年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苏经信电力〔2018〕107号)文件的精神和要求,编制此方案。
二、方案适用范围
方案批准之日起,至次年方案批准前,本方案适用于处置电力供应不足、突发事件等情况。紧急状态下,供电公司应执行事故限电序位表、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和黑启动预案等。
三、有序用电工作原则
(一)确保“安全稳定”的原则。以“电网安全、社会稳定、适应发展、满足需求”为目标,把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放在有序用电工作的首位。有序用电方案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闸的顺序安排电量平衡,正常情况下坚持采取“错峰为主”措施,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电力资源,减少有序用电工作对社会经济的负面影响。
(二)遵循“有保有限”的原则。将有序用电管理与保障民生相结合,与节能减排相结合,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用电,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应急指挥和处置部门用电;优先保障主要党政军机关,广播、电视、电信、交通、监狱等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用户的用电;优先保障危险化学品生产、矿井等停电将导致重大人身伤害或设备严重损害企业保安负荷的用电;优先保障重大社会活动场所、医院、金融机构、学校等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户的用电;优先保障确供水、供热、供能等基础设施用户的用电;优先保障保居民生活,排灌、化肥生产等农业生产用电;优先保障国家重点工程、军工企业用电。重点限制违规建成或在建项目用电;重点限制产业结构调整目录中淘汰类、限制类企业用电;重点限制单位产品能耗高于国家或地方强制性能耗限额标准企业的用电;重点限制景观照明、亮化工程用电;重点限制其他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
(三)遵循“注重预防”的原则。供电公司应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变化,预计因各种原因导致电力供应出现缺口的,应及时报告市经信委。市经信委应及时向社会发布电力供需平衡预测、有序用电方案、相关政策措施等供用电信息。按照电力或电量缺口占当期最大用电需求比例的不同,有序用电预警信号分为四个等级:Ⅳ级,一般(蓝色、缺口5%以下);Ⅲ级,较重(黄色、缺口5%-10%);Ⅱ级,严重(橙色、缺口10%-20%);Ⅰ级,特别严重(红色、缺口20%以上)。
(四)遵循“节控并举”的原则。营造全社会共担的良好氛围,继续做好全负荷管理工作。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生产的前提下,优先、合理调控用户的非生产性负荷,优先采用需求响应措施,激励用户主动响应,有偿响应,在电网出现少量缺口时,力争通过需求响应措施予以弥补,减少有序用电措施的用户影响。进一步推进本地区非工用户空调负荷纳入有序用电方案,努力实现空调负荷的柔性控制,既要消减高峰负荷,又尽可能不影响舒适度。
四、有序用电工作相关单位及其职责
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序用电管理办法》,结合无锡实际情况,将我市有序用电工作涉及的主要单位及其职责明确如下:
(一)无锡市电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经信委主任、市供电公司总经理任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委宣传部、市综治办、经信委、发改委、公安局、司法局、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农委、商务局、规划局、住保房管局、市政园林局、安监局、旅游局、法制办、国土局、水利局、环保局、城管局、工商局、气象局、无锡供电公司等单位分管负责人组成。研究、决定全市有序用电工作重大决策,审核、批准2018年全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
(二)无锡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电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市经信委负责全市有序用电管理工作;根据市电网建设和电力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指示,分解、下达省下有序用电调控指标;组织指导供电公司根据调控指标编制有序用电方案;及时向社会发布电力供需平衡预测、有序用电方案、相关政策措施等供用电信息;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和电力供需情况,及时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并报告市人民政府;在有序用电方案实施期间,对方案执行情况组织监督检查,当供用电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有序用电方案,并在电力电量缺口减小时及时组织释放用电负荷。
(三)各市(县)区电力管理部门。各市(县)区电力管理部门负责当地有序用电管理工作;根据全市有序用电工作要求,及时组织、指导当地电力用户开展有序用电工作;在有序用电方案实施期间,配合市经信委对当地有序用电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无锡供电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江阴、宜兴供电公司)是有序用电工作的实施主体,密切跟踪电力供需变化,预计各种原因导致电力供应出现缺口的,及时报告当地电力管理部门。有序用电方案实施期间,开展有序用电影响用电负荷、用电量等相关统计工作,及时报电力管理部门;在对用户实施、变更、取消有序用电措施前,应通过公告、电话、传真、短信等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依据有序用电方案,结合实际电力供应能力和用电负荷情况,合理做好日用电平衡工作,在电力电量缺口缩小时及时释放用电负荷,尽量满足用户合理需求,减少限电损失。
(五)发电企业。各级各类发电企业是增加和保障电力供应的源头,迎峰度夏前要完成设备检修和燃料储备工作,确保用电高峰期间的稳发满发。
(六)电力用户。电力用户应加强节电管理,有序用电方案涉及的用户应按要求采取相应措施、编制具有可操作性的内部负荷控制方案。
五、供用电形势分析
(一)2017年度全市用电情况
1、全市用电情况
2017年无锡全社会用电量686.6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工业用电量52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
2、电网最高用电负荷
调度最高负荷为1230万千瓦,出现在8月7日12:43,同比增长9.17%。当日最大调度电量达2.498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626万千瓦时,同比增长6.96%。
3、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2017年电网平均峰谷差为295.1万千瓦,同比上升17.5%;最大峰谷差为394.1万千瓦,同比上升22.1%。
2017年35℃以上的高温日为31天,比2016年多了2天,最高气温达到了40.6℃。在各类空调负荷带动下,地区用电负荷逐日大幅攀升,8月7日中午12:43(该日最高温度为38.7℃),地区调度最大用电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达1230万千瓦,同比增加103.3万千瓦(增长9.17%),当日最大调度电量达2.498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626万千瓦时(增长6.96%)。
2017年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地区负荷电量比2016年有明显升高。无锡地区最高用电负荷主要受根据气温变化的夏季空调负荷影响,今年的连续高温使调度最高负荷、调度电量创了新高。
(二) 2018年度电力需求分析
目前地区工业业扩净增长容量有限,2018年夏季地区用电负荷增长主力仍将是各类空调负荷。
按平均增长率考虑,预计2018年5月夏季最高用电负荷约为:933万千瓦。根据预测夏季空调负荷最高约在385~425万千瓦左右,考虑到气温连续超38℃高温后产生工业避峰现象(将减少约40万千瓦),预测2018年调度最高用电负荷在1278~1318万千瓦左右。
综上所述,2018年无锡最高调度用电负荷在1278~1320万千瓦之间,同比增长48~90万千瓦,增长率为3.9~7.32%。。
(三) 2018年度电力平衡分析
无锡电网由斗陆、惠泉、梅里、珉珠四个分区组成,根据2018年无锡电网运行方式,四个分区合计供电能力为1751万千瓦,能满足本地区电力需求。具体分区供电能力如下:
斗陆分区:分区供电能力598万千瓦,最大负荷预计460万千瓦,能够满足供电需求。2017年,由于斗山变主变超稳定限额问题的制约,该分区存在28万千瓦缺口。2018年迎峰度夏前,斗山变主变调换成一台高阻抗的100万千瓦主变后,斗山与陆桥间功率分配不均的问题将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该工程已经开始实施,预计迎峰度夏前可以完工。另有东亚燃机2×39万机组投运,对分区供电能力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今年该分区将不存在供电缺口。
惠泉分区:分区供电能力423万千瓦,最大负荷320万千瓦,能够满足供电需求。
梅里分区:分区供电能力350万千瓦,最大负荷324万千瓦,能够满足供电需求。
岷珠分区:分区供电能力380万千瓦,最大负荷177万千瓦,能够满足供电需求。
表一 无锡电网2018年供电能力分析表
单位:万千瓦
斗陆分区 | 岷珠分区 | ||||
厂站名 | 电源 | 供电 能力 | 厂站名 | 电源 | 供电 能力 |
夏港电厂 | 4×13.5+2×30=114 | 114 | 宜协电厂 | 2×13.5=27 | 27 |
周庄电厂 | 1×5+3+2=10 | 10 | 国信宜兴 | 2×39=78 | 78 |
兴澄钢厂 | 2×5=10 | 10 | 华润电厂 | 2×6=12 | 10 |
蓝天燃机 | 2×20=40 | 36 | 灵谷电厂 | 5 | 5 |
东亚燃机 | 2×39=78 | 78 | |||
电厂合计 | 257 | 248 | 电厂合计 | 122 | 120 |
斗山变 | 100+100=200 | 150 | 岷珠变 | 75×3=225 | 175 |
陆桥变 | 3×100=300 | 250 | 阳羡变 | 100×2=200 | 160 |
主变合计 | 500 | 350 | 主变合计 | 425 | 260 |
分区合计 | 757 | 598 | 分区合计 | 547 | 380 |
惠泉分区 | 梅里分区 | ||||
利港电厂 | 4×35=140 | 140 | 望亭电厂 | 2×60=120 | 120 |
西区燃机 | 1×39=39 | 33 | 电厂合计 | 120 | 120 |
电厂合计 | 179 | 173 | 梅里变 | 3×100=300 | 230 |
惠泉变 | 3×100=300 | 250 | |||
分区合计 | 479 | 423 | 分区合计 | 420 | 350 |
六、方案调控负荷安排
根据省经信委、省电力公司统一部署,今年我市有序用电方案错峰负荷总量为111万千瓦,按照分片分区、分级预警的原则,综合各地区用电负荷、用电量及负荷特性,分解下达市区、江阴市、宜兴市预案调控目标:
表二 有序用电调控负荷分配表
序号 | 县(市、区) | 调控负荷(万千瓦) | ||||
Ⅳ级 | Ⅲ级 | Ⅱ级 | Ⅰ级 | |||
1 | 市区 | 14.9 | 20.9 | 35.3 | 55.3 | |
2 | 江阴 | 10.8 | 15.1 | 25.5 | 39.9 | |
3 | 宜兴 | 4.3 | 6.0 | 10.1 | 15.8 | |
4 | 全市 | 30 | 42 | 71 | 111 | |
七、方案执行措施
(一)概述
本方案由2018年无锡市有序用电方案和2018年无锡市电力供应应急预案组成并统筹执行,最大可控负荷可以满足全市111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在电网出现不同缺口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从而达到有效、合理控制负荷的目的。同时,还同步编制了超供电能力限电序位表,在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紧急预案已无法满足地区负荷平衡情况时启用,以应对全省出现更大的电力缺口情况。
2018年有序用电预案汇总
(单位:万千瓦)
分区 | Ⅳ级 | Ⅲ级 | Ⅱ级 | Ⅰ级 | ||||
户数 | 可限负荷 | 户数 | 可限负荷 | 户数 | 可限负荷 | 户数 | 可限负荷 | |
汇 总 | 1863 | 72 | 2386 | 92 | 3906 | 118 | 6238 | 182 |
市 区 | 1618 | 43.1 | 1898 | 56.2 | 2726 | 68.4 | 4015 | 94.3 |
江阴市 | 49 | 16.4 | 63 | 21.4 | 331 | 30.7 | 989 | 61.8 |
宜兴市 | 196 | 12.5 | 425 | 14.4 | 849 | 19.1 | 1234 | 25.9 |
《2018年无锡市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按地区分别编制。各地结合当地经济结构,产业规模和电网负荷特性等情况进行编制。江阴市、宜兴市有序用电方案经当地市政府审核批准后,与市区有序用电方案汇总后报无锡市政府审核批准
(二)需求响应措施与有序用电措施配合机制
根据《关于做好2018年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有关工作的通知》(苏经信电力〔2018〕107号)精神,2018年若出现电力供需失衡情况,需求响应手段将优先予以实施,执行序位与启动原则确定如下:
1. 出现可预见性电网供需失衡情况(提前一天通知响应)
响应原则:
(1)由省电力公司请示省经信委,提前一天通知用户执行启动需求响应。非工空调负荷应全部视作实时需求响应措施纳入措施执行。需求响应负荷容量不参与调控目标计算;
(2)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刚性控制安排地区调整厂休、集中检修等有序用电错峰措施;
(3)通过负荷管理系统刚性控制安排有序用电紧急避峰措施;
(4)同时参与有序用电措施和需求响应措施的用户,按有序用电方式通知。需求响应容量认定按照需求响应申报容量确定。若未按有序用电措施执行到位,需求响应容量不予认定。
(5)若发生局部电网电力供应缺口,可由市经信委请示省经信委同意后启动需求响应措施,有序用电措施兜底备用。需求响应容量认定由地市供电公司在响应后一周内统计上报,经市经信委盖章确认后报省经信委认定备案。
2. 出现突发性电网供需失衡情况(须当日开展响应)
响应原则:
(1)执行有序用电避峰措施和实时需求响应措施,不再通知用户参与约定需求响应措施;
(2)申报需求响应的用户,在有序用电措施执行到位情况下,按需求响应申报容量享受补贴。
(三)市区方案主要内容
市区有序用电方案按照55.3万千瓦最大调控负荷进行编制,共涉及企业4015家。市区有序用电方案由三个子方案组成,具体为:紧急避峰方案、连续性生产企业高温检修方案,最大可控负荷可以满足市区55.3万千瓦的电力缺口。在电力供应出现缺口情况下,按照实际情况组合启动,将有序用电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降到最低。
在出现紧急执行全省下达的负荷控制指标时,采用紧急避峰措施,通过快速通知耗能较高企业避开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实现有序用电。
若出现连续高温天气,及冬季低温天气、天然气供应紧张等导致地区出现阶段性电力供需失衡情况,采取调整企业周休、中央空调错峰等措施,争取“多错峰,少限电”,将有序用电对企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1、紧急避峰方案
该措施共涉及用户3792户,根据行业、生产能耗和受电容量等因素,分4个轮次进行安排(对应全省四级供需平衡预警),最大可控负荷为83.5万千瓦。其中考虑IV级响应用户参与有序用电几率较高,方案安排可限容量约计43万千瓦。
在出现多日供需失衡情况下,严格执行分级响应原则,出现电力供应缺口时应首先启动Ⅳ级响应,按序按缺口容量大小,投入相应企业分组。次日若缺口仍然存在,则Ⅳ级和Ⅲ级企业分组实行轮控。当负荷缺口长时间存在,且Ⅳ级和Ⅲ级轮控已无法满足需求,则经请示经信委同意后,增加Ⅱ级企业分组进行轮控,以减少有序用电对企业的影响。
所属级别 | 措施类型 | 分组名称 | 用户数 | 可限负荷(千瓦) | 需求响应户数 | 响应能力 |
IV级 | 需求响应 | 2018市区非工空调(实时响应) | 145 | 44535 | 74 | 10578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1 | 67 | 53415 | 2 | 9600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2 | 69 | 54531 | 6 | 17550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3 | 129 | 52585 | 2 | 2607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4 | 251 | 42566 | 4 | 3723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5 | 316 | 42461 | 4 | 768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6 | 376 | 43263 | 3 | 1560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7 | 182 | 44995 | 8 | 6776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8 | 200 | 49687 | 5 | 3600 |
IV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4.9 | 28 | 47185 | 2 | 600 |
I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3.1 | 55 | 44926 | 2 | 2700 |
I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3.2 | 94 | 44614 | 1 | 191 |
I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3.3 | 131 | 41333 | 1 | 325 |
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2.1 | 203 | 41341 | 3 | 1800 |
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2.2 | 314 | 40069 | 2 | 500 |
I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2.3 | 311 | 40664 | 2 | 360 |
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1.1 | 489 | 40447 | 2 | 2000 |
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1.2 | 115 | 50140 | 1 | 317 |
I级 | 紧急避峰 | 避峰1.3 | 462 | 61018 | 0 | 0 |
该方案适用于省内大机组跳闸、区外来电突然减少或负荷突变等原因造成当前电网供电不足,需控制负荷情况。主要由用电负荷较大,响应速度较快的用户组成,涉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金属制品、通用设备制造等行业,执行时按组别顺序执行,达到迅速控制负荷的目的。
2、连续性生产企业高温检修方案
该方案用户以连续性生产企业(如化工、纺织、电子、食品、医药等行业)以及生产规模较大企业为主,方案分组共计78户用户,指导企业将常规生产设备检修时间调整到夏季高温期间进行,以缓解迎峰度夏的压力。
(四)江阴方案主要内容
江阴市有序用电方案按照39.9万千瓦最大调控负荷进行编制,共涉及企业1059家。江阴大型企业较多,钢铁、冶金等高耗能行业占比较重,有序用电以大企业避峰和中小企业错峰结合方式为主,根据不同的缺口启用预案的Ⅳ、Ⅲ、Ⅱ、Ⅰ级,其中Ⅳ级响应16.4万千瓦;Ⅲ级响应21.4万千瓦;Ⅱ级响应30.7万千瓦;Ⅰ级响应61.8万千瓦。
1. 紧急避峰方案
该措施共涉及企业989户,根据行业、生产能耗和受电容量等因素,分4个轮次进行安排(对应全省四级供需平衡预警),最大可控负荷为61.8万千瓦。
启动紧急避峰措施时,严格执行分级响应原则,出现电力供应缺口时应首先启动高耗能企业分组,待控制负荷不能达到要求时,再按序投入相应方案组,使地区负荷达到平衡要求。
2. 连续性生产企业高温检修方案
用户以连续性生产企业(如化工、纺织、电子、食品、医药等行业)以及生产规模较大企业为主,方案分组共计70户用户,指导企业将常规生产设备检修时间调整到夏季高温期间进行,以缓解迎峰度夏的压力。
2018年江阴市有序用电预案汇总
(单位:万千瓦)
响应级别 参与用户 | Ⅳ级 | Ⅲ级 | Ⅱ级 | Ⅰ级 |
钢铁、有色金属冶炼企业 (49户) | 16.4 | 16.4 | 16.4 | 16.4 |
其他高耗能企业(调控能力大) (14户) | 0 | 5 | 5 | 5 |
其他高耗能企业(调控能力小)(268户) | 0 | 0 | 9.3 | 9.3 |
普通生产企业(658户) | 0 | 0 | 0 | 31.1 |
合计(989户) | 16.4 | 21.4 | 30.7 | 61.8 |
本市指标分配 | 10.8 | 15.1 | 25.5 | 39.9 |
(五)宜兴方案:
宜兴有序用电方案按照15.8万千瓦最大调控负荷进行编制,共涉及企业1234户。方案分为有序用电预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两级预案。将在电网缺口不同状态下采取不同的控制方案,从而达到有效、合理控制负荷的目的。其中有序用电方案错峰负荷分成Ⅳ、Ⅲ、Ⅱ三个等级,最大控制负荷10.1万千瓦;电力供应应急预案错峰负荷分成Ⅰ一个等级,最大控制负荷5.7万千瓦。
有序用电预案:本方案适用于电网负荷有缺口,造成宜兴地区负荷缺口10.1万千瓦 ,主要涉及市水泥、铸钢、冶金、蓄电池等高耗能用户行业及电线电缆、陶瓷品等制造用户行业。负荷缺口分成“Ⅳ、Ⅲ、Ⅱ”三个等级,10个小组,按上级下达电力缺口指标进行轮流限电。
电力供应应急预案:本预案根据宜兴地区发生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电网负荷存在缺口时,预计宜兴地区突发性负荷缺口增加到15.8万千瓦编制,在执行《2018年宜兴市有序用电方案》后用量不满足要求,启动《2018年宜兴市电力供应应急预案》。负荷缺口分成“Ⅰ”一个等级5个小组,按上级下达电力缺口指标进行轮流限电。
非工企业中央空调错峰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有序用电,将全市800千伏安及以上的宾馆、商场、饭店共43户纳入到本预案中,作为备用调控对象,主要是在用电高峰时期进行错峰限电,将空调、电梯、照明等设备有效压限负荷。
2018年宜兴市有序用电预案汇总
(单位:万千瓦)
响应级别 参与用户 | Ⅳ级 | Ⅲ级 | Ⅱ级 | Ⅰ级 |
196户 | 12.5 | 12.5 | 12.5 | 12.5 |
425户 | 0 | 1.9 | 1.9 | 1.9 |
849户 | 0 | 0 | 4.7 | 4.7 |
1234户 | 0 | 0 | 0 | 6.8 |
合计(1234户) | 12.5 | 14.4 | 19.1 | 25.9 |
本市指标分配 | 4.3 | 6.0 | 10.1 | 15.8 |
(六)分批组织实施
为体现有序用电公平承担的原则,减少错避峰对用户生产经营安排的不利影响,保障用户在电力供需失衡的情况下仍能有计划的组织安排生产,在具体实施时根据电力供应缺口情况,分批组织方案内企业轮流实施,确保每次错峰任务均有部分方案组可以保障用电。
八、有序用电方案实施程序
为有效应对可能出现的电力供应缺口,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影响,确保《无锡市2018年有序用电方案和电力供应应急预案》执行到位,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和省经信委《关于做好2018年有序用电和需求响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制定下述实施程序规定。
(一)接到省电力管理部门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及调控电力负荷指标的通知后,市经信委立即报告市政府;经市政府同意后,根据电力缺口情况分配调控电力负荷指标并通知各市(县)区电力管理部门和无锡供电公司(江阴、宜兴供电公司)执行有序用电方案。当供用电情况发生变化时及时调整有序用电方案,并在电力电量缺口减小时及时组织释放用电负荷。
(二)江阴市、宜兴市电力管理部门接到启动有序用电方案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按程序组织启动当地有序用电方案。
(三)市区各区电力管理部门接到启动有序用电通知后,第一时间报告当地政府,并按照市经信委的统一部署,动员组织当地用户做好有序用电工作,配合市经信委对当地有序用电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四)无锡供电公司(江阴、宜兴市供电公司)接到通知后,在对用户实施、变更、取消有序用电前,第一时间通过公告、电话、传真、短信、负控终端信号显示、负控喊话等方式履行告知义务;依据有序用电方案,结合实际电力供应能力和用电负荷情况,合理做好日用电平衡工作;在电力电量缺口缩小时及时释放用电负荷,尽量满足用户合理需求,减少限电损失;并开展有序用电影响用电负荷、用电量等相关统计工作,及时报当地电力管理部门。
(五)市经信委组织各市(县)区电力管理部门对有序用电方案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在电力电量缺口缩小时,及时通知、组织供电公司、用户释放用电负荷,尽最大可能保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对执行方案不力、擅自超限额用电的电力用户,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将按照国家规定程序停止供电。对违反有序用电方案和相关政策的供电公司,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通报批评。对非计划停机或出力受阻的发电企业,报请省经信委加大考核力度,并相应调减其年度发电量。对违反有关规定的电力运行管理人员,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六)紧急状态下,供电公司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执行事故限电序位表、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和启动预案等。